> 深度 > > 内容页

黄石阳新吴东城村:中广核驻村日记 见证乡村蝶变_世界热推荐

来源: 云上阳新 2023-04-20 14:50:10

春暖花开日,农耕正当时。这个时节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吴东城村,处处可见一片繁忙的景象,田间地头处处奔涌着发展的活力。看着在田间劳作脸上挂着汗滴却仍带着笑容的村民,蒋伯杨颇有感慨,在他的帮扶日记里写道: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帮助吴东城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跑起来。

紧握“接力棒”,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蒋伯杨是中广核湖北核电有限公司驻阳新县白沙镇吴东城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五载,战完脱贫攻坚,又攻乡村振兴,蒋伯杨步履不停。2022年5月,蒋伯杨被任命为驻村工作队的队长,从队员到队长,角色变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天气雨。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呢?”,蒋伯杨在驻村日记里写道。

吴东城村原属于国家级重点贫困村,今年是中广核定点帮扶该村的第九个年头,已助力其形成苎麻、光伏发电、恰恰鱼鞋厂、稻田养虾、禽畜养殖场等产业基地,村集体收入从几千元跃升为26万余元,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上任后,蒋伯杨就遇到了一个难题。2022年7月,由于持续干旱无雨,400多亩的苎麻基地面临着大面积减产的窘境,不少村民都十分愁苦。

不等不靠,蒋伯杨迅速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组建抗旱队,并积极协调争取到兄弟单位新能源湖北分公司专项抗旱资金,为村里安排水泵等抗旱物资。科学调配,对受干旱影响的苎麻基地进行浇灌和喷灌处理,力求最大限度确保干旱之年苎麻基地不减产、不减收。合理统筹,蒋伯杨认为,吴东城村田地多,要尽可能“旱涝保收”,于是他发动本村种植大户和农户抢抓时节,利用晴好天气,大力推广种植油茶、小麦、蔬菜,做到干旱之年水田损失旱地补,苎麻损失油菜补,农业损失副业补。最后在年底“盘账”时发现,基地的种植户们收入不但没有受自然天气影响,反而还每户增收了一万多元。

跑出“加速度”,沉心聚力拓宽增收渠道

蒋伯杨深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吴东城村得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天气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想办法让村民增收渠道多元化”,蒋伯杨在驻村日记里写道。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好多田地都撂荒了,看着真让人心痛。”在一次入户访谈中,村里老人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蒋伯杨。他在驻村日记里写道,“改善撂荒地,将田地盘活,激活乡村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在数次走访调研后,蒋伯杨和工作队最终将目光聚焦在“稻田养虾”项目。他们先请来了专家团队,对村里的土壤进行取样化验,确定这里适合发展稻田养虾项目,然后多方寻求合作,终于与浮屠镇张畈村养殖大户达成合作意向。

然而,对蒋伯杨而言,引进150万元的投资项目仅仅是“挑战”的开始。项目占地580亩,涉及吴东城村5个组,400户人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村民持不支持态度,认为土地只收了租金,并没有额外增加收入,导致项目迟迟不能推进,这给蒋伯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他并未因此沮丧,“土地对村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他们有顾虑我们是完全理解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去讲解,慢慢打开村民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如何破题?唯有真心。蒋伯杨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一一上门解释:项目不仅可以保障租金收入,还提供大量务工机会,后续村民想在自家农田里养虾,项目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销售。

经过几个月不懈的努力,他们盘活了580亩农田,看着大块大块的高标准稻虾田纵横交错,奔忙在田间地头的农人们抢抓农时备春耕。蒋伯杨深信,吴东城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逐渐跑出“加速度”,村民们将拿着租金、薪金、股金,“叠金”生辉。

当好“村里人”,脚步丈量民情心系群众

“不是驻村,而是村子住进了我心里,村民更是我的家人”,蒋伯杨在日记里深情地写道。他在5年的驻村工作里,也是一直初心不变。

村民吴远茂前几年在外打工受伤,丧失了部分劳动力,妻子陈淑红身体也不好,家里一儿一女,一直是村里的监测户。精准扶贫阶段,工作队就把他们一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乡村振兴阶段,蒋伯杨专门安排副队长陈永祥结对帮扶,定期走访了解生活情况。

如今,工作队为夫妻二人积极争取到了低保及儿子助学政策,在村里为他们提供了两个公益岗位,每年稳定收入超过2万元,让低收入家庭感受到政策的温暖,慢慢恢复勃勃生机。

驻足回眸,五年一瞬,吴东城村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形成了以苎麻、油茶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建造了60千瓦光伏电站、引入了580亩稻田养虾基地、争取900多万帮扶资金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道路全部硬化焕然一新......

“我们吴东城村能有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党的政策和白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中广核湖北核电有限公司的倾情帮扶。工作队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来干,获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吴东城村总支书记陈世权说。

“人生不应只有城市的霓虹,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蒋伯杨在田野乡村里思考着、忙碌着、奋斗着,脚下沾着泥土,心中系着村民。

问起蒋伯杨五年的驻村时光,他说,“我的诗和远方,就在眼前”。蒋伯杨见证了“脱贫攻坚工作队”转变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一词之变,初心不改。在认真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蒋伯杨带好头、作表率,工作队全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助力吴东城村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春日暖阳下,越发美丽的吴东城村讲述着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中广核驻村队员的身影。

蒋伯杨的故事,是阳新县无数个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缩影,也是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他们放弃“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生活,舍小家,顾大家,带着一身烟火气默默扎根在基层一线。他们为改善民生福祉奋楫前行,为乡村产业振兴蓄势赋能,这些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

通讯员:余若涵

一审:马婷婷

二审:王珊

三审:黄健

责任编辑 姜琪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