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 > 内容页

大冶方至畈村:“空壳村”的逆袭之路 环球快消息

来源: 云上大冶 2023-04-14 11:39:44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 通讯员 陈童)“路灯坏了,怎么办?湾组道路坑洼,怎么办?”……这些问题放在几年前,方至畈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向上伸手要”。村集体的“口袋”不鼓,导致了“等靠要”思想严重,村“两委”干部干事首先就过不了“钱关”。

近年来,大冶市大箕铺镇方至畈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一个曾经的“产业空壳”村,逆袭为产业示范村,获评省级生态示范村。记者采访时,这里的村民笑着说:“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咯!”

大冶市农民丰收节暨大箕铺镇首届文化旅游节在方至畈村举行


(相关资料图)

强化党建引领 激活发展“新动能”

沿着黄连港大桥走进方至畈村,两侧满是蔬菜大棚和露天蔬菜。一进湾组,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农家房屋整齐排列,一片片特色蔬菜绿意盎然……目之所及,是一幅“村美、人和、产业兴”的生动画面。

说起村子的巨大“蝶变”,村民们无不对村“两委”干部竖起大拇指。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选好带头人更是关键。2021年,上一任村支书即将到龄退休,村民们便早早着手找寻村里新的“当家人”。曹晓军这位有想法、做事踏实的年轻小伙子很快就被大家“锁定”。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晓军毅然决然辞掉了别人眼中优渥的工作,回到家乡当起了“领头羊”。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整体实现了老中青结合,形成了一个战斗力强、凝聚力强、敢干事的队伍。

如何让“空壳村”尽快“脱壳”成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首要任务。起初,一班人看到村里资金运转举步维艰,心里纷纷都犯起了难。

工作怎么干、怎么算干得好?村级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等8项新制度迅速出台,决策透明、办事规矩,这些新制度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广场夜话

制度明确了,村“两委”干部的干事思路更清晰了、干劲更足了。村党支部迅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经多方商议研究,形成“党支部﹢互助会”的村集体发展队伍,实现从“各自作战”向“抱团发展”的新局面。

凝聚多方力量 拓宽发展“新渠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多方征集意见和实地考察后,依托大箕铺镇打造蔬菜产业强镇契机,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的“种子”在方至畈村干部群众心中萌芽。

如何让想法变成现实?村“两委”班子在多次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结合本村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决定抢抓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政策的机遇大干一场。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部群众主动想法子、出工时、谋路子;农户、脱贫户主动参与种植、加工……由于竹荪是珍稀食用菌,市科技局派来了科技特派员熊永平,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蔬菜保障办驻村工作队一起,主动承担起种植技术及后期管理工作。

“原料发酵、菌种制作、点种、田间温度湿度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有了专家指导,保证了我们竹荪高产增效,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确保了基地正常运转。”曹晓军激动地说道。

种植大户曹树金更是在座谈会上当场表态:“村里发展集体产业要土地,我全力支持,我将承包的70亩土地用低于市场的价格流转给村里使用。”

历时7个月,1568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大棚建起来了,泵站、深井及沟渠、烘干房等基础设施也相应配套起来了。2022年3月,近17亩竹荪陆续播种完成。6月底竹荪迎来了采摘期,为村集体带来了10余万元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就业。

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竹荪基地翻沟工作

村集体的口袋鼓了,村民们通过流转土地、到基地务工等多种渠道也增加了收入,共享了产业振兴的硕果。

解锁幸福密码 焕发乡村“新气象”

战斗堡垒建强了,产业规模做大了,如何壮大集体经济?

为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方至畈村还结合实际,通过盘活撂荒地增加村集体收入,采取“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合作模式。去年11月,试种羊肚菌5亩,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护,今年2月初顺利出菇,给村集体带来纯收入3万多元。“今年,村里在继续种好竹荪、草莓的基础上,计划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实现近20万元。”曹晓军信心满满地说道。

工人们在采摘羊肚菌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底气和劲头也更足了。湾组人居环境整治、“小三园”建设、道路硬化亮化等群众关心关切问题一一被提上日程。

方至畈村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整合乡贤、村民等多方力量,硬化湾组道路240米、安装路灯8盏、维修路灯163盏、2个门口塘水质得到改善、沟渠清淤2000余米、修建“小三园”30余处、老年活动中心改建等4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效,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足。

如今,方至畈村不仅人居环境的“硬条件”提高了,乡风文明治理成效也十分显著。170余人加入了“我爱我村”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线下阵地、线上平台,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帮扶济困、文艺宣讲、“微宣讲”等活动150余场。实现了理论宣讲声声入耳、文化文艺精彩纷呈、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关爱关扶凝聚人心……这一系列活动,让文明乡风看得见、摸得着,让美丽乡村底色更足、成色更佳。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