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 > 内容页

榆林靖边受邀参加黄帝文化学术论坛“阳周故城”或将重新定义|全球视点

来源: 各界新闻网 2023-04-06 15:27:25


(资料图片)

各界新闻网讯 4月2日至5日,由西北大学、黄帝陵基金会主办的“黄帝陵祭祀与中国式现代化”黄帝文化学术论坛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怎样把黄帝研究引向深入、黄帝“淳化”“虫蛾”成功与嫘祖“先蚕”“蚕神”名号、传统节日礼俗的教化功能、李白诗歌中的黄帝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大会分组研讨中,靖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京津作“神秘的阳周城”主旨发言,现场交流阳周故城考古发现,此话题备受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

李京津在研讨交流中指出,在众多史料的记载中,“阳周”是论证黄帝陵准确位置所在的重要证据。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索隐》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史书记载得很明确,黄帝去世后所葬地区就是上郡阳周桥山。1983年,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王北辰先生在《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中国沙漠》第4期)和《桥山黄帝陵考辩》(《地名知识》1983年第1期)两文中就提出阳周故城“其地址应在今靖边县境内”。

据悉,2016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一致得出结论: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遗址,与史料中记载的秦汉阳周城所在地基本吻合。从2015年起,靖边县文旅局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史记》《汉书》《水经注》《魏土地记》等众多史料,考古人员对瓦渣梁村遗址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2021年4月24日,靖边当地村民冀文博在阳周故城遗址中捡到两件刻有“阳周”二字的青铜器残件,这成为了确定阳周故城地望所在的有力证据。“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遗址的真正名字就是阳周。经考古发现,在这座大型遗址内,战国与西汉时期的瓦砾、高等级的建筑比比皆是。”李京津说。

李京津在发言中称,当地村民发现的“钱范儿”不断证明这座城市曾经拥有着自行铸币的权力;城中分布的排水系统,显示着先秦时代领先世界的城市规划理念;大量的青砖路面和甬道,彰显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占据全国汉墓壁画总量三分之二的墓葬群,更显示着这里当时的盛况。

李京津在研讨交流中介绍,“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标志性水域为“走马、奢延”,黄帝陵寝所在地桥山呼之欲出。当阳周确定之后,指向并证明了靖边县杨桥畔镇瓦渣梁村遗址就是史籍记载中的黄帝陵寝所在地。距杨桥畔瓦渣梁阳周故城四十里,有靖边旧县志标注为“奢延河”。石桥山十里俯卧,势如长龙,龙首为“轩辕峁”,龙尾便是依古名所称的“石桥山”,与史籍记载的“桥山”高度吻合,与《魏土地记》记载相符。

靖边县境内有“奢延水、走马水、帝原水(无定河)、杨桥畔(阳周、桥山之畔)、惠桥(惠泽桥山)、龙首、古道梁、马营、营盘、龙口、龙眼、牌楼界、大路堂、黄龙墩、石坟坑、官路坬、生龙台”这些史籍记载的地名,更有着“通天柱”“南蛮盗宝掘龙脉”之传说遗迹,还有陕北地区疑似嫘祖庙遗存。

“此次黄帝文化学术论坛,作为中国规格最高的一次关于黄帝的文化研究和学术研讨,能够邀请靖边县把阳周城的考古和发现,在此次学术研讨中进一步展示,对于以后进一步挖掘利用和保护阳周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会议上,阳周城吸引了众多专家的兴趣和关注,也是我们推动阳周故城探索研究的积极动力,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到阳周城来探寻和考察论证。”李京津表示,通过专家学者多年来对阳周故城的不懈探索,神秘的桥山、中华民族精神汇聚之地的谜团,阳周故城的重要战略意义将进一步展示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